close

 


 ↓地鐵路線圖~~全部是俄文



 


↓用卡片刷卡進出


 


↓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梯廳穹頂


 


↓五十年代的建築


 


↓深入地底的漫長電梯~~毫無盡頭~~燈飾很漂亮


 


↓進入月台~~地底宮殿現身


 


↓藝術燈和彩繪玻璃的壁飾讓人驚艷


 


↓每天人潮來來往往


 





 


↓美麗的彩繪玻璃


 





 


↓候車月台


 


↓站牌指示依然只有俄文


 


↓廣告~~俄文~~看瞴!


 


↓大理石窗飾


 


↓藝術燈掛滿月台


 





 





 


↓馬賽克拼花


 


↓大理石地板


 


↓壁畫


 


↓雕樑畫棟


 





 





 


↓大理石壁飾


 


↓水噹噹的月台~~像不像藝廊?


 


↓窗飾


 





 


↓這個廣告看懂了~~小心扒手


 


↓銅雕人像的月台


 


↓站內廣告~~哇哇哇~~魚子醬的壽司


 


↓進去月台囉~~


 


↓讚啦!


 





 


↓父女倆很忙


 





 





 





 


↓車廂內


 





 





 





 





 





 


↓藝術創作無所不在


 





 





 






 





 





 






這次到俄羅斯旅遊


地鐵站是我們必遊的景點


我們參觀四個車站~~以彩繪玻璃、馬賽克、彩繪壁畫和銅雕的裝飾為主


莫斯科人口一千兩百萬人


當地人以地鐵為榮、每天約九百萬人次進出


而遊客更是嘖嘖稱奇~~因為太像藝術殿堂


這些建築大部分建於早期史達林時代


近代的地鐵建設就比較簡樸講究實用功能


這裡的地質早年是沼澤


所以有些地鐵線深入地底一百二十公尺


兼具國防功能在戰時發揮功用


另一注意事項~~俄文是斯拉夫語系


英法德文等等~~是拉丁語系~~截然不同


所以在當地自助旅行有困難


加上共產國家的神祕感


個人旅遊簽證很困難通過而且費用非常高


有興趣去玩的話~~建議跟團比較安全


我個人感覺~~原來藝術可以無所不在


在城市中移動成為另類的享受


為讓大家更了解莫斯科的地鐵歷史


請參閱下面資訊~~待續 



網路資料如下:


"地鐵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最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目前,莫斯科共有12條地鐵線,188個地鐵站,平均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1.6公裡,最短的列車間隔隻有90秒,每天運載乘客量超過900萬人次,莫斯科城市客運量的56%是由地鐵完成的。此外,莫斯科地鐵站中的交通標識十分發達。如果在莫斯科街頭迷了路,隻要一下地鐵,就能立刻清楚地辨析出自己所處的位置。莫斯科地鐵的魅力遠不限於交通的便捷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上。


“一五”計劃期間(1928—1932年),在蘇聯重工業奠定了初步基礎的情況下,為了改善首都的交通狀況並緩解有軌電車的壓力,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拉·卡岡諾維奇在1931年的聯共(布)六月全會上做了關於建設莫斯科地鐵的報告。從1932年起,數千名青年投入到地鐵建設中。1935年5月15日,一條以紅線為標志的莫斯科第一條地鐵線(1號線)通車。這也是蘇聯的第一條地鐵線,總長度為11.6公裡,從索科裡尼基站到文化公園站,沿途設有13個車站。到衛國戰爭前夕,莫斯科又開通了兩條地鐵線:綠線(2號線,從索科爾站到劇院站)和藍線(3號線,從阿爾巴特站到庫爾斯克站)。


1941年6月22日,德國希特勒軍隊入侵蘇聯西部邊境,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為了不給敵人留下方便,1941年10月15日,蘇聯國防委員會下令關閉莫斯科地鐵並在3小時內將地鐵裡的設備拆除。第二天,莫斯科地鐵關閉,全城一片混亂,這是莫斯科地鐵史上唯一的一次不通車現象。當天晚上,隨著關閉令的解除,莫斯科地鐵又重新恢復運營。1941年秋,希特勒軍隊進攻莫斯科,莫斯科保衛戰打響。整個秋天,莫斯科地鐵成為俄羅斯首都居民的防彈避難所。此外,蘇維埃國家權力機構——蘇聯部長會議的辦公地點也遷至莫斯科2號地鐵線上的馬雅科夫斯基站。在德國軍隊圍攻莫斯科期間,斯大林在這裡多次進行了公開演講。


衛國戰爭一結束,蘇聯就開始推行第四個五年計劃(1946—1950年)。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莫斯科的地鐵建設也拉開了新的序幕,主要表現為地鐵環線建設。1950年,自文化公園至庫爾斯克站的第一段環線通車﹔1952年,環線從庫爾斯克站延伸至白俄羅斯站﹔1954年3月,環線白俄羅斯站與文化公園站實現對接。從實用價值來看,環線將莫斯科的市中心與7個火車站(莫斯科共有9個火車站)以及部分廣場和公園等重要公共場所連接起來,至今仍在莫斯科城市交通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斯大林時期修建的莫斯科地鐵站中,位於市中心的阿爾巴特地鐵站最別具一格。該地鐵站由地下兩層組成,上面一層通地鐵,下面一層是防彈避難所。當時,蘇美冷戰已經開始,蘇聯政府出於核戰爭的考慮修筑了這一防御工事。


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的建筑結構與斯大林時期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1955年11月,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消除建筑和工程中的累贅的決議》。隨之,莫斯科新的地鐵建設也開始以簡單、經濟和節省空間為主基調發展起來。斯大林時期,在莫斯科地鐵站的入口處,往往建有宏偉的地上大廳。從赫魯曉夫時期起,與莫斯科新建地鐵站同時產生的則是地鐵站入口處的地下大廳。而且,這些地下大廳經常與地下轉站通道連為一體。地鐵站的裝飾也簡單了許多,這種風格在勃列日涅夫時期一直保持下來。自上世紀50年代末至今,莫斯科地鐵線的建設主要呈放射狀分布,即從市中心向四周放射性拓展,每一條向外放射的地鐵線均與環線連接。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進入一個政治轉制、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的歷史時期。雖然受財政條件所限,俄羅斯近20年在首都地鐵建設上的投資規模無法與斯大林時期相提並論,但地面交通擁堵的加劇迫使俄羅斯政府繼續發展地鐵事業,而且地鐵的整體建筑更強調實用性。比如,許多地鐵站入口處的地下大廳既是地下通道,又與各類商業設施——商場、快餐廳、書報亭、售票處以及娛樂場所相連接。


凡是乘坐過莫斯科地鐵的人,無不對莫斯科地鐵站濃厚的藝術氣氛嘖嘖稱贊。在莫斯科的地鐵站中,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位於市中心的斯大林時期修建的數十個地鐵站。上世紀30年代初,蘇聯的地鐵設計師曾到英國和法國進行實地考察,掌握那裡的地鐵設計及運行情況。然而,戰爭的爆發導致蘇聯的地鐵建設一度中斷。衛國戰爭結束后,為了慶祝蘇聯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並且凸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947年,蘇共中央決定在莫斯科建造高層建筑作為標志物。與之相對應,莫斯科地鐵站的建設也開始以帝國風格為主。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鐵站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成的。在建筑風格上,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恢宏、氣派,內部裝飾華貴,質地考究。像阿爾巴特站、基輔站、共青團站、革命廣場站、馬雅可夫斯基站和白俄羅斯站等,內部舉架都很高,多個拱弧門相互連接,以大理石鋪地或用大理石做立柱和牆面,天花板和牆面上飾有馬賽克壁畫和浮雕,站內通道上還裝點著各種立體雕塑。枝形吊燈林立,燈光與藝術作品色調和諧。置身於莫斯科地鐵站,就仿佛徜徉在美輪美奐的藝術殿堂中,令人流連忘返。


1954年竣工的基輔站是為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兩個斯拉夫民族合並300周年而修建的,各類色彩豐富的馬賽克作品也主要圍繞著兩個民族的友誼展開,在大廳的盡頭還有一幅微笑著的列寧肖像畫。1952年建成的白俄羅斯地鐵站因其位於白俄羅斯火車站附近而得名,這裡的12幅巨型浮雕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蘇聯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為建設蘇聯大家庭而盡職盡責的精神風貌。位於環線上的紅普列斯涅斯卡婭地鐵站在紅色大理石牆面上飾有多幅陶瓷淺浮雕,畫面的內容再現了俄國兩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場面。莫斯科環線地鐵藝術的巔峰作品是共青團站,該地鐵站因臨近共青團廣場而得名,自1952年起開始接待乘客。該地鐵站的天花板上鑲嵌著8個由彩色玻璃和石頭拼成的巨型浮雕,其中有6幅分別描繪了俄羅斯自古及今的著名民族將領形象:涅瓦王亞歷山大(13世紀)、頓河王季米特裡(14世紀)、莫斯科的解放者米寧和波扎爾斯基(17世紀)、蘇沃洛夫(18世紀)和庫圖佐夫(19世紀)。另兩幅浮雕刻畫的是斯大林形象,后來這兩幅浮雕分別為祖國母親形象和列寧形象所取代。這些浮雕宏觀地反映了俄羅斯人民爭取獨立斗爭的全過程。


莫斯科人以自己城市的地鐵自豪。2013年5月15日,莫斯科人第一次將首都地鐵誕生的日子作為城市節日來慶祝。這一天,莫斯科文藝名流舉辦了音樂會、繪畫展覽,一些參加過地鐵建設和蘇聯衛國戰爭的老革命者還向人們講述地鐵的歷史、地鐵在戰爭年代所起的作用等。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承諾,今后該節日不僅是莫斯科地鐵建設者的節日,而且是全莫斯科勞動者的節日,因為俄羅斯首都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無私奉獻。這一活動又一次証明了俄羅斯首都人民對莫斯科地鐵的重視和保護。"


~~上述資料節錄自大陸人民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旅遊寫真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